1. 鑽石

成分:碳 。硬度: 10 。比重: 3.52 。折射率: 2.42

鑽石是地球上硬度最高、光澤絕倫的礦石,潔淨無色的鑽石最受青睞,但其他變種 從黃色、棕色到綠、藍、粉紅、紅、黑 、灰色亦有。由於組成鑽石的碳原子排列均勻,所以其結晶體極為完善。

產地:南非、澳洲、迦納、獅子山、薩伊、波劄那、納米比亞、 蘇聯、巴西、美國。

 


2. 紅寶石

成分:氧化鋁 。硬度: 9 。比重: 4.00 。折射率: 1.76-1.77 。雙折射: 0.008

呈各種不同的紅色,從粉紅、紫紅到褐紅色,取決於其中鉻 和鐵的含量。由於晶體常出現雙晶,因而容易產生裂紋,但它實際上非常堅韌,硬度僅次於鑽石。

產地:最好的產於緬甸;另外泰國、阿富汗、巴基斯坦、越南、印度、美國科羅拉多、俄羅斯、澳洲、挪威等地亦出產紅寶石。

3. 藍寶石

成分:氧化鋁 。硬度: 9 。比重: 4.00 。折射率: 1.76-1.77 。雙折射: 0.008

所有具有寶石特性的非紅色剛玉,都稱為藍寶石。由於鐵和 鈦質所造顏色上的變化,展現多種色調,但最珍貴的是清澈的深 藍色。

產地:緬甸、斯里蘭卡、印度喀什米爾、泰國、澳洲、奈及利亞 、美國蒙大拿洲、高棉、巴西、肯亞、馬拉威、哥倫比亞。


4. 祖母綠

成分:矽酸鈹鋁 . 硬度: 7.5 . 比重: 2.71 . 折射率: 1.57-1.58 . 雙折射: 0.006

麗的綠色得自於鉻和釩。罕見完全沒有瑕疵的,所以常以上 油彩的方式彌補裂縫,令其生色。為使損失降低,常使用階式切磨法,亦即組母綠切磨法。

產地:哥倫比亞、奧地利、印度、澳洲、巴西、南非、埃及、美國 、挪威、巴基斯坦和辛巴威。


5. 軟玉

成分:矽酸鈣鎂鐵 . 硬度: 6.5 . 比重: 2.96 . 折射率: 1.61-1.63 . 雙折射: 0.027

軟玉被確認是另一種玉,產狀為纖維性的閃石晶體集合體。韌於鋼的連鎖結構,被視為上等的雕刻材料,起初用作武器,後來用作飾品。其顏色變化不一,從富含鐵的深綠軟玉,到富含鎂的奶油色變種,可能呈同質的、斑點的或條紋。

產地:中國人雕刻軟玉歷史達 2000 多年,材料初從中亞特基斯坦進 口,後從緬甸進。其他有西伯利亞(深綠色,帶黑斑點)、俄羅斯 (波菜色)和中國。軟玉也分佈於紐西蘭北島和南島的各種岩石中 。還有澳洲(黑軟玉)、美國、加拿大、墨西哥、巴西、臺灣、辛 巴威(深綠色)、義大利、波蘭、德國和瑞士。


6. 硬玉

成分:矽酸鈉鋁 . 硬度: 7 . 比重: 3.33 . 折射率: 1.66-1.68 . 雙折射: 0.012

玉有二種;硬玉(又名翡翠)和軟玉。軟玉較為普遍,但兩者 均為堅韌、細粒的岩石,適宜雕刻。硬玉由連鎖顆粒結構的輝石結 晶組成,產狀顏色繁多,包括綠、淡紫、白、粉紅、棕、紅、藍、 黑、橙和黃色。最珍貴的帝王玉,由於鉻的存在而呈現富麗的深綠 色。硬玉經拋光後,通常都有酒窩般的外觀。

產地:硬玉產生在變質岩中,產狀為沖積卵石和巨礫。由於風化作 用而形成褐色表層,常被融入雕刻和成品中。玉最重要的礦源在緬 甸,該國 200 多年來一直向中國提供雕刻材料給中美洲的印第安人。日江和美國的加洲也有硬玉。

7. 金綠寶石

成分:氧化鈹鋁 . 硬度: 8.5 . 比重: 3.71 . 折射率: 1.74-1.75 . 雙折射: 0.009

顏色從綠色、綠黃、黃色到棕色不等,質地堅硬而耐久,特別適宜製作寶石。精心切磨後,雖明亮但無火彩。變石和貓眼寶石這兩個變種,具有自身獨特的性質。珍貴稀有的變石在日光下,可從綠變成紅色、紫紅色,或在白熾 下變成棕色。合成的金綠寶石、剛玉和尖晶石都可仿製變石的色彩變化。貓眼石被琢成凸面寶石時 ,會有白色的線條穿過黃灰色寶石,因為凹槽或羽毛狀的流體內含 物,或金紅石的針形內含物所致。最珍貴的淡金棕色,伴有明暗的 「牛奶和蜂蜜」效果的陰影。十八、十九世紀受葡萄牙人喜愛的淡黃色金綠寶石被稱為貴橄欖石。

產地:上等的金綠寶石包括變石,在俄國的烏拉爾,大多數已採掘 殆盡,該處最大的刻面寶石重達 66 克拉。各種顏色的水蝕卵石則見 於斯里蘭卡的寶石礦礫中。還分佈在緬甸、巴西、辛巴威、坦尚尼 亞和馬達加斯加。貓眼石產於斯里蘭卡、巴西和中國。

 

8. 拓帕石「黃玉」

成分:羥基矽酸氟鋁 . 硬度: 8 . 比重: 3.54 . 折射率: 1.62-1.63 . 雙折射: 0.010

呈各種不同的顏色:深金黃色黃玉(有時稱為雪利黃玉)和粉 紅色黃玉最為貴重,藍色和綠色黃玉也頗受人們喜愛。天然粉紅色 黃玉稀有,大部分是黃色黃玉經熱處理加工而成。許多無色黃色經 輻射和熱處理後產生不同的藍色,有些用肉眼幾乎難以與海藍寶石 區別。有些黃玉有淚狀孔洞,含氣泡或幾種不可混和的液體,此外 還有其他內含物,如裂縫、紋理和胍紋等。 晶黃玉有獨特的菱形 橫截面和與其長度平行的條紋,解理完全。

產地:產於諸如偉晶岩、花崗岩和火山熔岩中,也見於沖積礦床水 蝕卵石中。產地有巴西、美國、斯里蘭卡、緬甸、前蘇聯、澳洲、 塔斯馬尼亞、巴基斯坦、墨西哥、日本和非洲。巴西、巴基斯坦和 俄羅斯為粉紅色黃玉的產地。

 

9. 蛋白石

成分:水化二氧化矽凝膠 . 硬度: 6 . 比重: 2.10 . 折射率: 1.37-1.47

最硬化的二氧化矽凝膠,含 5-10% 的水分。與多數寶石不同,是 非晶質,會逐漸變乾並出現裂縫。有兩種變種:貴蛋白石,因觀看 角度不同,會顯示顏色閃光(虹彩);普通蛋白石,為不透明狀, 沒有虹彩。貴蛋白石的虹彩由其結構-極小的二氧化矽球體規律的 排列-繞射光線造成的:圓球越大,顏色範圍也就越寬。貴蛋白石 有若干種不同的顏色。

產地:充填況積岩中的孔洞或火成岩中的礦胍,形成石筍或鐘乳石 ,並在化石木、動物硬殼和骨骸中取代有機物。澳洲自十九世紀以來一直是蛋白石的主要產地。其他還有捷克、美國、巴西、墨西哥和南非。


10. 紅色電氣石

成分:複合矽酸硼 . 硬度: 7.5 . 比重: 3.06 . 折射率: 1.62-1.64 雙折射: 0.018

電氣石族中的成員都有相同的基本晶體結構,但顏色各不相同 ,其中最珍貴的是紅寶石色的紅色電氣石。晶體具有條紋,並帶三 角形橫截面和圓形輪廓;也可能具纖維習性,當琢切成凸面型時, 會呈現貓眼效果。

產地:俄羅斯的粉紅和紅色電氣石產於風化的花崗岩中,其他還有馬達加斯加、美國、巴西、緬甸和非洲東部。

11. 靛青電氣石

成分:複合矽酸硼 . 硬度: 7.5 . 比重: 3.06 . 折射率: 1.62-1.64 . 雙折射: 0.018

深藍色電氣石稱為靛青電氣石,經熱處理淡化顏色,製成奪目的寶石。

產地:產於俄羅斯西伯利亞風化花崗岩的黃黏土中。明亮的藍電氣石在巴西也有,還有馬達加斯加和美國。


12. 西瓜電氣石

成分:複合矽酸硼 . 硬度: 7.5 . 比重: 3.06 . 折射率: 1.62-1.64 雙折射: 0.018

中心為粉紅色、邊緣綠色或反過來的電氣石稱為西瓜電石,因為顏色就像西瓜的果肉和果皮。許多其他的電氣石由兩種或更多種顏色組成,有些晶體含有多達 15 種石同的顏色或色調。

產地:西瓜電氣石分佈在南非、非洲東部、巴西以及其他地方。


13. 珍珠

成分:碳酸鈣、介殼素和水 . 硬度: 3 . 比重: 2.71 . 折射率: 1.53-1.68

在貝殼-尤其是牡蠣和貽貝-中產生,是其對砂礫之類刺激 物的天然防禦。稱為珠母貝的霰石層分秘於刺激物周圍,並逐漸增長變大,即形成結實的珍珠。從這些重疊珍珠層中反射的光產生虹彩光澤,也稱為「珠光」。養珠中,常植入刺激物以形成珍珠。在「已植核」的養珠中,用一顆小珠子作為核心,層層珠母貝即分泌於其上。珍珠的顏色變化多端,有白色、略帶白色(通常為粉紅色)棕色或黑色,因軟體動物和水的類型不同而異。珍珠對酸、乾燥和潮濕很敏感,不如其化珍寶持久。

產地:幾千年來,波斯灣、曼納灣(印度洋)和紅海一帶盛產天 然珍珠。玻裡尼西亞和澳洲海岸主要出產養珠,中國和日本有培 殖的淡水和海水養珠,淡水珍珠還分佈在蘇格蘭、愛爾蘭、法國、奧地利、德國和美國的密西西比河。


14. 黝簾石

成分:羥基矽酸鈣鋁 . 硬度: 6.5 . 比重: 3.35 . 折射率: 1.69-1.70 . 雙折射: 0.010

它的品種多,最受青睞的是丹泉石,一種由於釩的存在而產生藍寶石般顏色的變種。丹泉石有顯著的多向色性,呈紫、藍或石皮灰色,視觀看角度而定;

在白熾光下會產生輕微的顏色變化顥得更紫。含紅寶石,有時含黑色à閃石內含物的黝簾石塊狀綠色變種,經拋光、雕刻或嵌合在一起,可製成飾物或引人注目的裝飾性寶石。錳黝簾石,由錳而產生的粉紅色塊狀變種,經拋光或雕刻,也可製作小型飾物。

丹泉石常與藍寶石,錳黝簾石則與薔薇輝石混淆。對黝簾石變種稍作熱處理可使其增色。

產地:首先在坦尚尼亞發現,黃、綠黝 石分佈在坦尚尼亞和肯亞,錳黝 石分佈在挪威、奧地利、澳洲西部、義大利和美國的卡羅來納州。


15. 尖晶石

成分:氧化鎂鋁 . 硬度: 8 . 比重: 3.60 . 折射率: 1.71-1.73

因所含雜質不同而呈現廣範圍的顏色,產狀為透明至不透明狀。由鉻和鐵形成的紅尖晶石最受青睞,被認為是紅寶石的變種。橙黃或橙紅色的,稱為橙紅尖晶石。藍的顏色由鐵元素造成,較少因鈷引起。偶而會有磁鐵或磷灰石晶體之類的內含物,斯里蘭卡的尖晶石還包含棕色暈環繞的鋯石晶體。星彩寶石稀有,但切磨成凸面型時,可能會顯示四或六條光芒的星彩。

產地:緬甸、斯里蘭卡、馬達加斯加、阿富汗、巴基斯坦、巴西、澳洲、瑞典、義大利、土耳其、前蘇聯和美國。


16. 鋯石

成分:矽酸鋯 . 硬度: 7.5 . 比重: 4.69 . 折射率: 1.93-1.98 . 雙折射: 0.059

以無色最著名,因為極像鑽石,一直有意無意地被當成鑽石 。儘管質純的鋯石是無色的,雜質卻可產生黃、橙、藍、紅、棕 及綠色等變種。產於泰國、越南和高棉的棕色寶石經過熱處理, 可以變成受青睞的無色或藍色寶石。變回棕色的藍鋯石再重新加 熱又可變成藍色。在氧氣中重新加熱的藍鋯石則會變成金黃色。 有別於鑽石的地方在於具有雙折射現象,並可從刻面邊緣的磨損 情況鑒別。有些鋯石具有放射性的釷和鈾,會使晶體結構分解; 衰變的鋯石稱為「低質」鋯石,帶有「輻射變晶」結構;沒有受的則稱為「高質」鋯石。

產地:斯里蘭卡、緬甸、泰國、高棉、越南、澳洲、巴西、奈及利亞、坦尚尼亞和法國。


17. 海藍寶石

成分:矽酸鈹鋁 . 硬度: 7.5 . 比重: 2.69 . 折射率: 1.57-1.58 雙折射: 0.006

十九世紀,海綠色的海藍寶石最受青睞,現今最受歡迎的顏色是天藍和深藍。具有二色性,從不同角度可分別呈現藍色和無色。具寶石的特質的海藍寶石產狀為六方晶體,可達1公尺長,而且毫無瑕疵,並帶有與晶體同長度的條紋。常被切割成與晶體長度平行的盤形刻面,以便突顯最深的顏色。

產地:巴西、還有前蘇聯的烏拉爾、阿富汗、巴基斯坦、印度、奈及利亞、馬達加斯加。


18. 紫水晶

成分:二氧化矽 . 硬度: 7 . 比重: 2.65 . 折射率: 1.54-1.55 . 雙折射: 0.009

具二向色性,從不同角度觀賞,可顯示出藍或紅的紫色調,通常以混合式或階式做成刻面。有特別的內含物,看似虎紋、姆指紋或羽毛。有些經熱處理可變成黃色,製成黃水晶。部分是紫水晶,部分是黃水晶的晶體稱為紫黃晶。

產地:巴西、前蘇聯烏拉爾、加拿大、斯里蘭卡、印度、烏拉圭 、馬達加斯加、美國、德國、澳洲、納米比亞和尚比亞。


19. 黃水晶

成分:二氧化矽 . 硬度: 7 . 比重: 2.65 . 折射率: 1.54-1.55 . 雙折射: 0.009

是黃色或金黃色的石英變種。黃色緣自鐵的存在,也因此稱作黃水晶。天然黃水晶通常呈淡黃色,但極為罕見,市面上出售的大部分是經過熱處理的紫水晶製成。

產地:巴西、西班牙、馬達加斯加、前蘇聯。


20. 紅榴石

成分:矽酸鎂鋁 . 硬度: 7.25 . 比重: 3.80 . 折射率: 1.72-1.76

血紅色是鐵和鉻引起的。少有內含物,若有,則為圓形,或不規則輪廓晶體。沒有解理,斷口呈貝殼狀以致參差不平。

產地:亞利桑ê、南非、阿根廷、澳洲、巴西、緬甸、蘇格蘭、瑞士及坦尚尼亞。

 

21. 貴榴石

成分:矽酸鎂鋁 硬度: 7.25 比重: 3.80 折射率: 1.72-1.76

粉紅色的貴榴石存在,但它通常比紅榴石的顏色更深,甚至呈黑色。常常為不透明或半透明狀,罕見的貴榴石光澤極亮。雖然密度高,但質地鬆脆,刻面邊緣易碎裂。顏色較深的貴榴石常切磨成凸面型,或用作石榴石砂紙中的研磨料;其下側常被鑿空,以便讓更多的光線穿透寶石。

產地:貴榴石產於石榴石雲母片岩之類的變質岩中,較少分佈在花崗質偉晶岩中。


22. 珊瑚

成分:碳酸鈣或介殼素 硬度: 3 比重: 2.68 折射率: 1.49-1.66

由稱為珊瑚蟲的海洋動物骨骼遺物形成的。這些微生物以群居方式生存,形成分枝結構,最終形成珊瑚礁和環礁。這些珊瑚「樹枝」的表面具有獨特的圖案,類似條紋或木紋,是由原來的骨骼形成的。大部分珊瑚-紅、粉紅、白和藍色變種-由碳酸鈣組成,黑色和金色珊瑚則由「介殼素」的à狀物質組成。紅珊瑚最為珍貴,數千年來一直用作珠寶。珊瑚起初都很暗淡,拋光後則產生玻璃般的光澤,對熱和酸很敏感,常配戴會褪亮,需保養 。可用塘瓷、染色骸骨、玻璃、塑膠和石膏混合物仿製珊瑚。

產地:產於溫暖的水域中。日本珊瑚有紅色、粉紅色和白色;紅色和粉紅色也分佈在地中海、非洲海岸、紅海和馬來西亞的海域中,黑色和金色分佈在西印度群島、澳洲以及太平洋島嶼附近的海域中。

 

23. 黑曜石

成分:主要為二氧化矽 硬度: 5 比重: 2.35 折射率: 1.48-1.51

是一種天然玻璃,為火山熔岩迅速冷卻後形成的,因此難以結晶化。非晶質的,沒有解理,斷口呈貝殼狀。通常呈黑色,但也可見棕色、灰色和少量的紅色、藍色和綠色材料。顏色可能是單色的、或帶條紋、或有斑點。有些內含物令黑曜石具備金屬光澤,而內部的氣泡或結晶產生一種「雪花」效果(即雪花黑曜岩)或被看作閃光的虹彩色。

產地:分佈在有或曾有火山活動的地區,諸如美國的夏威夷、日本和爪哇。其他還有冰鳥、匈牙利、義大利附近的利帕裡群島、前蘇聯、墨西哥、厄瓜多爾和瓜地馬拉。深色結核分佈在亞利桑那和新墨西哥(美國),被稱為「阿帕契之淚」。

 

24. 綠松石

成分:水化磷酸銅鋁 硬度: 6 比重: 2.80 折射率: 1.61-1.65 雙折射: 0.040

屬最早開採寶石之一,因濃烈的顏色而受珍視,從天藍色到綠色的變化,取決於礦石內鐵和銅的含量。一般以微晶質的塊狀形態呈現,通常為外包殼,或為結核狀,或分佈在礦石中。從透明至半透明狀,重量輕,易碎,具貝殼狀斷口。有些材料的孔隙度高,因此導致褪色和裂痕,可用蠟或樹脂浸染,以保持其外觀 。

產地:伊朗的天藍色綠松石一般認為是理想的種類,但分佈在西藏、顏色更綠的品種亦惹人喜愛,墨西哥、美國產的礦石顏色更綠、孔隙更多、褪色更快。其他還有前蘇聯、智利、澳洲、特基斯坦和英國的康沃爾。


25. 綠色鈣鋁榴石

成分:矽酸鈣鋁 硬度: 7 比重: 3.49 折射率: 1.69-1.73

有兩種變種:一種為透明的晶體;另一種則呈塊狀。南非的稱為特蘭斯瓦玉,以其產地命名,因與玉石相似,可能含有磁鐵礦石的黑色斑點。自 1960 年代,肯亞一直在開採透明的綠色鈣鋁榴石,稱為沙弗來石。塊狀可用於裝潢,沙弗來石刻面後用作寶石。

產地:產於加拿大、斯里蘭卡、巴基斯坦、前蘇聯、坦尚尼亞、南非和美國。


26. 鋰輝石

成分:矽酸鋰鋁 硬度: 7 比重: 3.18 折射率: 1.66-1.67 雙折射: 0.015

有多種顏色,最常見的為黃灰色。兩種寶石變種淡紫粉紅色的紫鋰輝石(因錳而產生)和鮮豔祖母綠色的翠綠鋰輝石(顏色因鉻而產生),儘管完全的解理使其易碎,但仍很受收集者青睞。從不同方向觀賞時,會看到無色和兩種主體色。常被切磨成盤至刻面,以展示最美麗的色彩。粉紅色可能會褪色,但可經輻射增色。

產地:直到 1879 年,紫鋰輝石和翠綠鋰輝石才被確認為是兩種變種,早在 1877 年鋰輝石就在巴西發現。馬達加斯加、緬甸、美國 、加拿大、前蘇聯、墨西哥和瑞典也有分佈。

 

27. 琥珀

成分:有機植物樹混合物 硬度: 2.5 比重: 1.08 折射率: 1.54-1.55

樹木樹脂的化石,為金黃色至金橙色,也有綠、紅、紫黑色 ;透明至半透明,通常呈結核狀或形狀不規則的小礦塊,伴有裂縫和風化表面。琥珀可能含昆蟲(青蛙、蟾蜍和蜥 較罕見)、苔蘚、地衣和松針,是幾百萬年以前當樹脂仍有黏性時即陷在其中。氣泡能使琥珀具有渾濁的外觀,但在油中加熱後可變得透明。經拋光後,會產生吸附塵埃的負電荷。將碎片加熱和加壓,可製成「半琥珀」。

產地:最有名的琥珀礦床在波羅的海地區,尤其是在波蘭和前蘇聯的沿岸,從海底沖蝕出來的波羅的海琥珀(稱為蜜蠟琥珀)可漂及英國、挪威和丹麥沿岸。產於緬甸的琥珀稱為緬甸琥珀,西西里的稱為西西里琥珀,其他還有多明尼加、墨西哥、法國、西班牙、義大利、德國、羅馬尼亞、加拿大、捷克和美國。


28. 橄欖石

成分:鎂鐵矽酸鹽 硬度: 6.5 比重: 3.32-3.37 折射率: 1.65-1.69 雙折射: 0.036

它是八月的誕生石,在眾多綠色寶石中,是物美價廉的一種寶石,最典型的顏色是綠中帶黃,有點青蘋果表皮的味道,而且顏色清澈而無雜質,橄欖石不是價錢很高的寶石,但上好且超過十克拉以上的也有相當身價。

產地:紅海中的 Zabargad Zebirget 、上緬甸的抹é地區,夏威夷的海濱卵石、挪威、澳洲、巴西、美國、墨西哥。

 

 

-------

Rêve Art Jade -自2001年訂製珠寶開始到2016年成立rêve art jade品牌堅持使用緬甸開採的A貨翡翠原石,從原料挑選、設計、製作由頂尖工作團隊一條龍方式完成,rêve art jade堅持只有貨真價實A貨翡翠才能成為Rêve Art Jade創作元素 !!

看更多資訊 Rêve Art jade  

Rêve Art jade Shop

露天賣場

點以下圖片可以連結品牌官網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ss Rê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